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發布時間:2020-09-07 15:40 類別:新聞
藏品名稱:吉祥如意
藏品材質:宣紙
創作作者:董鯉賓
作者簡介:
董鯉賓,1952年生,祖籍上海松江(系董其昌第十五世孫)。“一筆畫”創始人,中國傳統十二生肖字畫研究會會長,隸椽書法協會會長,同時,任《天中文化藝術傳播中心》主任;“中央電視臺五項大獎賽”組織委員;“中國防衛科技學院”書畫客座教授;《長城魂詩、書、畫家協會》高級顧問;《顏真卿書畫院》名譽院長;“當代百名華夏書畫藝術名家”高級書畫師。
一筆畫創始人董鯉賓,傳統像形字現代文流派發起人、創建了《中國十二生肖字畫研究會》。2005年榮任東方青少年國際書畫大賽專業評委,2006年榮任中央電視臺五項大獎賽組織委員;2007年受中國文化部特邀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博覽會,作品再次轟動;2008年參加奧運會“奧林匹克之旅,中國印象、民族藝術展。”
藝術之旅:
2000年,以前作品已被啟功等老一輩書畫家予以肯定,并給予了“當代百名華夏書畫藝術名家”的榮譽稱號。
2006年,經中國中央電視臺推薦加入“中國書畫名人榜”.
2007年,應邀進駐“薊州書畫院”,受文化部特邀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博覽會”,一舉轟動全球。
2008年,應邀參加“奧林匹克藝術展”為奧運會題寫“舞動的北京”并為多國記者題寫紀念品。同年應中央文史研究館邀請參加“隆重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大展”行草作品榮獲中國美協,中國書協金獎。
2009年,加入“北京湖社畫會”應邀參加“金誠藝術研討會”并為歐洲駐華大使題寫紀念品。成為中歐文化交流大使。
2010年,被“中國東方名家書畫院”聘為副院長,參加組織廣州亞運會唯一書畫合作項目,主持北京工作,作品進入人民大會堂、進入中南海。書法作品被國務院保護為每平尺1萬元,同年被“國際工商業集團協會”任命為字畫工作委員會主席。
2011年,董鯉賓代表中國出席中歐文化交流大會.同年,一筆畫系列作品被文化部列為“中國文化遺產”并編入《中國文化遺產》.
2012年,董鯉賓應邀中國書畫界十大名家獻禮全國“兩會”,其書法和一筆畫作品被多位高層領導收藏。
2013年,被“世界工商大學”聘為書畫學院院長。
個人著作:
董鯉賓要撰著有《也談傳統藝術與書法》、《感悟現代書法美》、《董鯉賓筆畫藝術欣賞》、《一筆畫與十二生肖》、《一筆畫與養生》、《董鯉賓硬筆書法》等十余部。創意十二生肖象形字,遠觀是畫,近看是字,一筆成形,力求新穎、趨于獨特。
社會評價:
吳冠中:“有朋友問我,‘吳老,您見過一筆畫作品嗎?’當時,我感覺是不入流的東西,但見了一筆畫作品后讓我很受啟發。這個人叫董鯉賓。我問他,你為什么叫一筆畫?他說‘把漢字一筆寫成畫,墨色結合,如十二生肖系列字都是按照漢字筆畫結構一筆形成。這是我的主項,所以叫一筆畫。’很好!他弘揚和發展了中國書法。
范曾:“中國書畫的最高藝術境界是筆墨一躍紙上,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的成功。董鯉賓不僅表現了形神兼備,而且富有文化內涵。這是一種成功的創新。”
國務院文化藝術官員古今明:“董鯉賓很有創意精神。他的一筆畫能給人以創新美感。這種創意是很難得的。對新時代的書法發展與轉型是有前瞻性的。”
張海:“不能否認民間確有很多優秀藝術人才。不難看出董鯉賓的作品是用心創作的,有很高的藝術含量,尤其是他的用筆和用墨,這種大膽的創意就是創造力的表現。”
書法家沈鵬:“求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使筆中寓巧慧,拙中蘊俊美,岐中見高雅,書中方賞畫。書與畫的巧妙結合,互為依托,相得益彰,不與任何雷同。是董鯉賓先生創新藝術的真實寫照。”
藏品名稱:《大閱兵 ·和平微寶》
藏品分類:玉璽
藏品材質:和田玉
創作大師:張鐵成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璽印創作:王玉書(故宮篆刻家)
作者簡介:
張鐵成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中國玉雕藝術大師 印璽制作技藝傳承人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19年,中國舉辦慶祝建國七十周年系列大閱兵活動 ,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軍隊的實力和維護和平的決心。為永遠銘記這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本人受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北京工美集團白孔雀藝術世界的委托,歷時三年,以優質和田玉為原料,特別創作了 《大閱兵 ·和平徽寶》 ,獻禮祖國七十華誕。
為了表達“中國力量 ”,本人特選擇 “大清軍璽 ”為原型,璽鈕為交龍鈕,重點突出力量感,寓意中國軍隊保衛祖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實力;璽鈕下方采用古代吉樣紋造型,寓意和平、 和諧和吉祥, 璽基首次突破性雕刻水紋,和龍頭呼應,再次體現中國軍隊特別是海軍的磅礴氣勢 ;璽基正面雕刻原閱兵總指揮李新良上將題寫的璽名和張宗銀將軍題寫的書法作品: 底印雕刻北京故宮博物院著名篆刻家王玉書創作的中文、英文及橄欖枝結合的篆印作品。
《大閱兵 ·和平徽寶 》是本人創作 《奧運徽寶》后的首款閱兵寶璽,價值和意義非凡,全球限量發行, 希望廣大藏友喜歡。
王玉書 故宮博物院篆刻大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故宮紫禁城書畫藝術協會理事
文化部中國詩酒文化協會詩書畫院院長
中國詩書畫研究院書法研究員 北京中華文化學院客座教授
王玉書, 先后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世界名人池田大作、薩馬蘭奇、陳香梅、帕瓦羅蒂等書篆作品。
2018年5月,王玉書專為《大閱兵 ·和平徽寶》創作璽印。
王利軍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 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國書畫藝術產業聯盟副主席
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
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藝術家
作品參加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美展,第九屆,第十屆全軍美展, 紀念建軍65周年 、70周年全軍美展, 全國首屆中國人物畫大展、全國第二屆中國人物畫大展,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 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 ”全國美術作品展 ,中 、法文化年當代中國畫作品赴法展,全國中青年中國畫作品提名展,多幅代表作品收錄于《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美術家全集》
和龍開勝共同創作 《請祖國檢閱》書畫作品,并授權《 大閱兵·和平微寶》使用。
李新良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沈陽軍區政治委員 沈陽軍區司令員
北京軍區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
1999年國慶閱兵總指揮
李新良,男 ,山東萊陽人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南京工程兵學校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沈陽軍區政治委員,沈陽軍區司令員, 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
1999年10月1日,作為國慶閱兵總指揮, 陪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
值此建國70周年大閱兵之際,特別為《大閱兵 ·和平徽寶》創作“和平徵寶 ”書法。
藏品名稱:《開國元勛寶璽》
藏品材質:和田玉
發行數量:2018套
創作作者:范德龍
作者簡介:
范德龍,男,1952年出生,祖籍河南,北京市通州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1972年進入北京通州玉雕工藝廠工作,由北京市的藝大師親自授業,理論基礎扎實,加工技術精湛,博學廣采,善于創新,擅長人物、器皿、花鳥、山水等無所不精。 1982年任北京通州玉雕工藝廠的廠長和黨委書記。1995年被北京市評為工藝美術大師,2015年被評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開國元勛寶璽》由中國玉雕工藝美術大師范德龍創作完成。
藏品簡介:
新中國成立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朱德、彭德懷 、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為代表的開國偉人、十大元帥等群體,帶領中國各族人民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民族解放和民族崛起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復興之歌。
從南昌起義的隆隆炮聲到新中國成立的閱兵大典,在人民軍隊輝煌歷史的燦爛星河中,爍爍生輝的是偉人們肩頭那耀眼奪目的金星,印證著共和國艱難卓絕,轉危為安,從勝利走向輝煌的歷史 當他們揮師入關過長江跨海峽,當他們遙望軍旗插上南京總統府,當他們舉手敬禮注視著一隊隊列兵邁著矯健步伐通過天安門,他們作為軍人的榮譽和自豪到達了光輝的頂點。他們為建設新中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建立了不朽功勛。
為隆重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弘揚革命光榮傳統,牢記歷史,特精心打造《開國元勛寶璽》,以唯美傳神的形式為偉人們留下華麗的見證與永恒的紀念。該套藏品題材新穎,紀念意義重大,鑄造工藝精湛,品質上乘,是一套極具藝術及收藏價值的紅色藏品!
全國限量發行2018套
回首歷史,正當中國人民飽受戰爭的摧殘和踩躪之跡,以毛主席為核心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帶領廣大人民歷經數年艱苦抗戰,建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創了盛世偉業!
他們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帶領廣大人民披荊斬棘 、勤苦勞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鑄就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偉業!經過幾代中國人的不懈努力,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祖國形勢一片大好,中國也在逐步成長為舉世矚目的世界大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
為永遠銘記新中國開國偉人們的豐功偉績,茲特別推出《開國元助寶璽》本藏品共收錄新中國開國元勛肖像寶璽11尊(包含開國四大偉人寶璽1尊、十大元帥寶璽各1尊),工藝精湛、內容豐富,隆重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全套采用上等和田玉精工打造,品質上乘,具有較高的藝術及收藏價值。中國玉雕大師聯合會對《開國元勛寶璽》的制作發行進行了嚴格認真的審核、監管、,井給予出具監制證書。
藏品名稱:《圓明園四十景圖卷、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
藏品簡介:
《圓明園四十景卷》簡介:
《圓明園四十景)》絹本長卷,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印刷技術研究所出品發行,以DGA文物復原和珂羅版技術精心創作,在清晰度、飽和度、觀賞體驗上都達到了全新高度。它用獨特景景相連形式展現圓明園四十處著名景觀,并以29米長度榮登當下圓明園主題藏品之最,是一件集 "權威、經典、雅致、精工”于一身的藝術典藏佳作。同時又兼具了文物復活、文化創新的特點,在圓明園目前出品的所有紀念藏品中獨樹一幟,具有較高典藏價值!
《圓明園四十景圖卷》是呈現圓明園主要建筑全景的一件絕世孤本,由宮廷畫家沈源、唐岱創作,以娟本彩繪的形式,精細的描繪了圓明園作為皇家園林的建設布局。畫作的依據是乾隆九年的圓明園全景,后來又進行了部分填補,從而展現出圓明園的建筑的變化,了高度真實的還原圓明園的構成。表現出了圓明園的富麗興壯觀。每幅圖左側由乾隆皇帝所作的《四十景題詩》,由工部尚書汪由敦題。它是華夏建筑藝術的絕壁,他以萬園之園的美譽,給世人留下無盡的遐想。
園中四十景分別為: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鏤月開云、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云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云居、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日天琳宇、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云、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鏡鳴琴、涵虛朗鑒、廓然大公、坐石臨流、曲院風荷、洞天深處。
《圓明園四十景圖卷》原作收藏于圓明園中,1840年被英法侵略者掠奪出境,現藏于法國巴黎。目前國內僅刊行影印本。圓明園被毀后,《圓明園四十景圖卷》成為唯一記錄萬園之園盛世圖景的可考證明。
由北京市海澱品圓明園管理處及北京市印刷技術研究院所聯合出品的《圓明園四十景圖卷》(絹本),以巴黎圖書館藏《圓明園四十景圖卷》原件為母本,運用國際先進高清掃描技術,后刻于絹帛之上。成像清晰、分毫可見,對于研究圓明園園林建筑布局懷念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恢宏的寶藏,督促當代中華子孫勤勉上進,再現華夏輝煌具有重大意義。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簡介: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截至2019年11月,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的方式回歸祖國。其中,豬首銅像和馬首銅像由何鴻燊先生分別于2003年和2019年出資購買后送歸國家。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向中國無償捐贈鼠首和兔首。2019年11月13日,何鴻燊將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回歸圓明園永久收藏。
藏品歷史:
圓明園古跡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 一詞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段脑酚⑷A》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頌世界和平的吉祥涵義。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中觀賞實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筑群的精華——十二生肖銅像以水報時,聞名世界。
圓明園海晏堂復原圖:
獸首由駐華耶穌會教士郎世寧設計,他以獸頭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時,每座銅像輪流噴水,蔚為奇觀。1860年,十二生肖獸首被英法聯軍掠奪后流落四方,其中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銅像已回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2019年11月13日,作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的獻禮,何鴻燊先生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3];鼠首與兔首由法國皮諾家族無償捐贈中國,入藏國博;截至2013年5月,據可靠消息龍首在臺灣收藏;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4]
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成為中國文物流失的一個縮影——鴉片戰爭后百余年間,因戰爭、搶掠、盜鑿等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多達百萬件。在國外所有知名博物館中,中國藏品共計有160余萬件,包括其他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在內,流散在海外的所有中國文物總數在1700萬件以上,這個數字超過中國本土博物館與民間的收藏量。
藏品特點:
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銹蝕,堪稱一絕。據考證,當年十二生肖銅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一個水池兩邊,被時人稱為“水力鐘”。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會同時涌射。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是按照我國十二生肖設計的噴泉時鐘,每到一個時辰,屬于該時辰的生肖鐘就會自動噴水。正午十二點時,十二生肖則同時噴水,設計極為精巧。海晏堂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這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俗稱"水力鐘"。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噴水臺南北兩岸12石臺上的。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分別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這些肖像皆獸首人身,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中空連接噴水管,每隔一個時辰(兩小時),代表該時辰的生肖像,便從口中噴水;正午時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時涌射噴泉,蔚為奇觀。這些青銅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細,為清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藏品名稱:《綠野》
藏品質地:紙本
藏品尺寸:136cmX68cm
創作年代:現代
創作作者:滿維起 范楊 苗再新 楊寶錄
作者簡介:
畫家滿維起
滿維起,1954年出生于天津市,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現為中國水墨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碩士生導師、原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常務副院長。文化部高評委;作品曾參加全國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并兩屆獲獎;先后參加百年中國畫展,黃賓虹學術獎展等國內重大展覽;1997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畫百杰;諸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收藏。先后出版中國畫作品及著作二十余種。
畫家范揚
范揚,1955年1月生于香港,祖籍江蘇南通市。曾任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F為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兼任南京書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畫家苗再新
苗再新 ,1953年生,山東棲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文化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和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導師、北京文史館館員、北京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武警部隊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畫家楊寶錄
1963年生,陜西人,F居北京北京市朝陽區,擅長山水,中國水墨畫院專職畫家。先后就讀于陜西寶雞教育學院美術專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國畫院研究生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滿維起工作室。
藏品名稱:《奮進》
藏品材質:宣紙
創作作者:趙忠祥
作者簡介:
趙忠祥(1942年1月16日-2020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中央電視臺《人與自然》主編、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趙忠祥1959年進入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北京電視臺,1979年隨鄧小平訪美期間采訪過美國總統卡特,1984年起先后主持過12次央視春節聯歡晚會,1981年主持北京市中學生智力競賽,1983年在中央臺主持五四蒲公英青年智力競賽,2010年7月與朱迅搭檔再次主持《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2] 2019年10月30日,獲評“70年70人·杰出演播藝術家”。
趙忠祥是一位普通的名人,當然你也可以認為他首先是不普通的,中央電視臺一個時期內只有一位男新聞播音員每天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一個時期內只有一套《動物世界》節目。誠哉摯哉,羨哉敬哉,有自知之明的趙忠祥。
過去的趙忠祥,在央視40余年,基本上等于這個國家電視臺的臉面,幾乎所有重大的主持,都無法遺漏他的聲和影。他的言行,他的形象,代表央視,也代表國家。盡管他也曾長時間主持央視春晚和《正大綜藝》,不能說與娛樂絕緣。但那也是端莊的幽默,是國家化娛樂。
趙忠祥5歲就開始習畫,17歲開始從事播音主持工作,1980年代開始向國畫大家黃胄學藝,至今練筆已經超過二十年……
提起畫驢,有一位大家一定會提到,那就是名家黃胄,所作畫作傳神、生動,當今畫驢第一人!不過這幅作品不是黃胄先生所作,當代應用長安畫派黃胄畫驢技法第一人趙忠祥先生。寥寥數筆就能刻畫出一頭毛驢的神態和形象,可見其用筆技法深得黃胄大師的真傳,用速寫的手法快速抓住了幾頭驢的神態,簡練的筆意和流暢的線條體現出高超嫻熟的技法。
他師從藝術大師黃胄,雖然沒有正式拜過師,彼此卻是好朋友,在繪畫上黃胄曾給予趙忠祥很多指導,曾向“畫驢圣手”黃胄學習了10年。身為名人,趙忠祥的國畫作品,得到了一定的市場認可。2014年10月26日,趙忠祥三幅作品均拍出高價。
2010年6月26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眾基金”發起人之一、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魯健帶領“眾基金”團隊,帶著由主持人、文化名人捐獻的拍品,亮相“眾基金”&華中科大EMBA內蒙班慈善晚宴。晚宴現場競價激烈,不足一小時的時間里,總計拍出10件拍品,共為“眾基金”籌集善款57.4萬元。在得知“眾基金”要舉行慈善晚宴的消息后,主持人趙忠祥也特意為此次拍賣活動創作了一幅《奮進》。
趙忠祥奮進字畫。 長:68cm,寬:68cm。用筆奔放自由,毛驢體態健碩靈活,墨色濃淡巧妙搭配,又構成了遠近的立體效果。神采奕奕,卻又各有不同。
藏品名稱:書法
藏品材質:宣紙
創作作者:劉福旺 申萬勝 張業法 張改琴
作者簡介:
劉福旺:
劉福旺,男,1951年生于北京平谷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北京協會會員,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專職書法家,兩岸書畫院副院長,中學高級教師[1],書法教師。書法作品參加過眾多比賽并獲獎。
劉福旺潛心書法多年,臨摹二王、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蘇軾等大家書法多年,集多家之所長,融會貫通,其書法自行華麗,清秀颯爽,字勢舒緩,字形變化多姿,深得古人書法無拘無束、不主故常的書寫心態,將自然天成、率真古雅的整體風貌運用到極致。多年來,劉福旺專注于對書法的研究和書法教育工作的進行上,對北京書法事業的發展和推動做出了巨大貢獻。
申萬勝:
申萬勝,祖籍四川廣安,1946年9月生于貴州金沙。1968年3月入伍,1995年7月授予少將軍銜。曾任成都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總政歌舞團政委、總政文化部副部長,濟南軍區某集團軍副政委、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總政直屬工作部部長;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中國國家畫院院委,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顧問、客座教授;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申萬勝在習書之余尤重書外功之錘煉,走“藝術之貴在融通和互為體現”之路,于詩詞、文學、美術均有建樹。僅在率團訪問拉美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旅程中,他就寫下了數十萬字的散文隨筆,文筆流暢,朗朗上口,妙語如珠。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各類大展,有的被國內各大藝術博物館、紀念館、名勝地及中外友人收藏。申萬勝對于軍隊書法藝術的發展和書法隊伍的壯大更是予以極大的關注,開班講學、組織展覽、提攜后學,在他的帶動下,軍隊書法近幾年可謂紅紅火火,軍隊書法群體已成為當代書壇一支備受矚目的生力軍。
張業法:
張業法,一九四八年出生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國家一級美術師,供職于山東省文聯,F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1]。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屆、六屆副主席兼楷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聯第九屆全國委員,山東省人大第十一屆、十二屆人大常委,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等職。
作品參加國家級和國際性重要展覽并出版、發表。入編多種書法專集、被毛主席紀念堂、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及國內許多文博單位收藏,并曾獲日本白扇書道會最高特別獎。
張改琴:
張改琴,女,甘肅省慶陽縣人,194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常委、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科教文體衛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隸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書協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史館館員。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獲甘肅省“敦煌文藝獎”;2009年獲省委、省政府頒發的“突出貢獻獎”,2010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個人藝術成就:
在做好書協工作的同時,張改琴堅持刻苦磨礪,筆耕不輟,成果頗豐。曾在中國美術館,以及西安、蘭州、廣州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毛主席紀念堂等單位收藏!睹佬g》、《中國書法》、《書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央電視臺美術星空,中央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甘肅電視臺等媒體曾作專題介紹。其本人被入編《中國名人大辭典》。出版個人專著《中國書法·當代著名書法家張改琴卷》、《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張改琴》、《中國美術家張改琴》、《塬上風·張改琴書畫集》、《當代楷書名家作品集·張改琴》等。主編出版《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入展作品集》、《守望敦煌·敦煌寫經作品選》、《守望敦煌·武威漢簡作品選》、《守望敦煌·甘肅書法作品集》、《敦煌風·甘肅省書法作品集》、《敦煌風·甘肅省攝影作品集》等多部大型作品集,出版有《張改琴書畫》、《張改琴書畫集》、《中國美術家張改琴》等。
聯系電話:029-68990883
下一篇:沒有了 上一篇:未來已至,中國移動“全千兆”踏浪而來
廣告加盟 QQ:838869911 郵箱:838869911@qq.com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