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發布時間:2020-02-26 11:04 類別:新聞
狙擊新冠肺炎疫情大戰牽動著14億眾人的心。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注重科研攻關與臨床、防控實踐相結合。
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老年醫學研究所)吳正治教授團隊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和上級政府部門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圍繞新冠病毒早期高效快捷診斷這一疫情防控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聯合國家傳染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全力以赴加班加點開展聯合攻關,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發出高敏感性、高特異性、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技術(納米分子機器人熒光生物傳感器檢測試劑盒)。并先后多次向相關政府科技主管部門發出《關于2019-nCoV早期快速診斷分子機器人研發的抗疫技術請戰書》,迫切期望發揮已有國際前沿的分子機器人專利技術參與疫情狙擊戰,體現了其科研團隊對疫情狙擊戰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和勇于擔當的精神。
目前已批準臨床使用的核酸檢測基本上基于PCR原理,存在諸多缺陷:一是無法區分病原體的死活:在感染性疾病領域中,檢測獲得病原體的活體是感染性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二是核酸提取、擴增,流程復雜、耗時長(一般2-5小時),診斷效率不高;三是PCR結果影響因素多,特別是病毒基因擴增可產生氣溶膠、非常容易交叉污染,出現假陽性假陰性,導致漏診誤診;四是試劑盒要求-20度的儲存環境,運輸和儲存困難,稍有不慎就會影響試劑盒最終的檢測結果;五是實驗操作場地環境要求嚴格,需要P2-P3實驗室,檢測流程要求實驗室分3-4個區操作,10萬級以上凈化環境,絕大多數醫院無法滿足;六是檢測結果多數只能定性,甚至是肉眼判斷反應產物、易導致結果偏差,而定量PCR方法設備試劑昂貴、檢測成本較高、耗時更長。
本研究主要針對以上諸多問題,基于研究所已擁有的免提取、免擴增、免修飾、免標記、免培養活體病原微生物檢測的超早期診斷納米分子機器人專利技術,開展新型冠狀病毒高特異性適配體篩選,進一步研發具有高敏感性與特異性(高于現用PCR方法)、高效快捷(時間節省3/4)、高通量、低成本(成本降低80%以上)、并且可以常溫運輸儲存、不需要特殊場地條件的新型冠狀病毒早期快速診斷熒光納米分子機器人生物傳感器檢測技術和產品(試劑盒),以實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早期、高效、快捷、低成本、免提取、免擴增、免標記、免修飾、免培養的活體金標準檢測,突破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臨床檢測面臨的關鍵技術瓶頸,促進患者早診療早康復,助力早日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深圳市老年醫學研究所曹美群供稿
(聯系電話13925286089)
下一篇:沒有了 上一篇:皇家楓情集成墻面,模塊化拼接讓裝修輕而易舉
廣告加盟 QQ:838869911 郵箱:838869911@qq.com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