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豐黑魚養殖,稻田里養黑魚要怎么放苗?放多少才對?
發布時間:2019-11-25 16:08 類別:健康
黑魚是烏鱧的俗稱,又叫做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等,是一種重要的經濟食用魚,它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食療的功效,有很高的養殖價值,下面和湖南湖豐黑魚養殖一起來了解一下稻田養殖黑魚技術。
稻田養殖黑魚技術
1、魚種放養
在稻田放養魚種前,必須經過篩選,將規格大致相同的魚種,投放到同一稻田內進行養殖。每畝投放4-6厘米的黑魚種100-200尾。同時,可在田中放養性成熟的羅非魚、鯽魚、泥鰍和麥穗魚等,讓其繁殖大量的魚苗供黑魚食用。
2、合理投餌
黑魚在成魚生長階段是以肉食性為主,為滿足黑魚生長的需要,必須撈取野雜魚、蝌蚪或用動物的廢棄內臟進行投喂。如果餌料魚數量不足,可使用人工配合餌料進行投喂。人工配合餌料的主要原料是魚粉、米糠、玉米、花生餅等,其中,粗蛋白的含量必須達到40%以上。配合餌料的投喂量,一般是黑魚體重的5%左右。用人工配合餌料喂養黑魚,必須經過馴化,讓黑魚逐步適應食性的變化。當黑魚適應人工配合餌料后,要堅持投喂到底,不能中途混合投喂鮮活魚蝦。否則,黑魚會只吃鮮活魚蝦而不吃人工配合餌料。
3、加強水質管理
黑魚雖對水質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但由于飼料為高蛋白飼料,極易腐敗變質,造成水質惡化而影響黑魚的生長。因而要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20天加注新水一次,更換田水1/2左右。為了防止黑魚溯水逃逸,進水管口應從池頂離池壁30厘米處注入,或加網罩。在盛夏季節,應每周換水1次。如水源充足,能常保持稻田有微流水狀態,對黑魚生長更為有利。
4、防治魚病
黑魚的生命力很強,一般較少生病。如果管理不善,水質惡化,有時也會感染細菌或被寄生蟲寄生。為了做到無病預防,有病早治,在養殖黑魚的稻田里,每半個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用量每次每畝用2-4公斤化水潑灑;漂白粉用量每次每畝用50-100克溶于5公斤水全池潑灑。
5、黑魚起捕
每年11月以后,水溫下降到18℃,黑魚吃食減少,就可適時起捕上市。少量起捕可利用黑魚喜戲水的特性,在向稻田注入新水時,在進水口先設置一張魚網,誘其跳入網內而捕獲。全部捕盡則需放干池水,使黑魚隨水流集中到魚溝魚凼中,然后從泥中翻出黑魚進行人工捕捉。
通過湖南湖豐黑魚養殖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稻田養殖黑魚技術,黑魚對水體中環境因子的變化適應性強,尤其對缺氧、水溫和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具有很高的養殖價值和經濟效益。